成功人反抗傳體制 走出學術一片天
李禎祥
2008/05/14 第534期
成功中學這所盛產「叛亂犯」的學校曾因樹大招風,惹火當局,使它一度從政治犯到培養權貴班,然而,成功的反抗傳統並未消失,校友在不同時代延續反抗體制的精神,走出宏闊境界。

白色恐怖受難的成功中學(台北二中)校友中,桃園的林元枝無疑是響叮噹的人物。他在日本時代就是蘆竹鄉有名的抗日份子,戰後任該鄉第一屆民選鄉長。二二八時,率眾進攻埔心機場,奪取空軍武器,事後被通緝而長期逃亡。逃亡途中,加入地下黨,受張志忠領導,與簡吉、陳福星合作發展組織,並協助張志忠發展武裝工作。他人脈多,交遊廣,行動力強,從台北到苗栗都是他的活動範圍。一九五二年七月,林元枝終於出面投案;幾天後,在情治單位「肅殘小組」一次擴大檢討會議上,彭孟緝做了以下致詞:


「過去總統時常垂詢偵辦林案情形,個人實在無時不感覺惶愧萬分。林匪未能破案......不特是我們最大的恥辱......去年林案小組在桃園進行兩個多月,雖將林匪基地摧毀,捕獲了兩百餘人,但林匪行蹤仍無結果......」


林元枝雖然自新,終究難逃一劫。他後來被當局認為自首交代不誠,在沒有任何審判下坐了十九年牢,直到一九七○年底才出獄。二○○二年,台北地方法院判准對這位成功校友的長期冤獄,給予二四七二萬元的賠償金,創下國內冤獄賠償最高紀錄。


校友人才濟濟  活躍政壇企業


一九五○年代政治受難的「成功幫」還包括以下許多被「感訓」的人:林約幹、簡守義(以上陳盛妙案);郭文川、余滄州、張英俊、姚清澤、戴傳李、許遠東(以上基隆案)。其中許遠東後來出任中央銀行總裁,在白色恐怖受難者中,官階是極高了,卻在一九九八年的大園空難喪生。


還有一些自首或自新的校友:包括王子英、郭維芳、徐昭然、楊斌彥等。楊斌彥後來做到四維企業董事長,並長期贊助推廣網球運動,兼有台灣「膠帶業之父」和「網球之父」的美稱。還有一些左翼校友下落待查。像四六事件被捕的丘宏仁(當時還是成功學生,其弟丘宏義是著名的天文物理學家、丘宏達是著名的國際法學家),以及被國府列入通緝名單的彭芳原、蔡克清等人。


另外,還有一些校友走上逃亡的路,包括陳炳基、吳克泰、周青、顏永賢等人都逃亡中國。陳炳基是台大法學院的學生領袖,在台灣逃亡期間,一度避難樂生療養院。吳克泰本名詹世平,是左翼青年李登輝入黨的介紹人,和陳炳基後來都做到中共政協常委。周青本名周傳枝,與吳克泰都是《中外日報》(二二八被查封)的記者。


當局盯梢打壓  形象由悍變呆


以上列舉的成功校友,許多人後來都考上台大,出事時還在讀台大,因此一些台大學生案件,其實就是成功校友案件。除了這些名單外,應該還有許多校友未及列入。無論如何,和這麼多成功的政治犯相比,建中之傲、附中之狂算什麼?成功才是生龍活虎、領一代風騷的學校,敢和日本殖民當局鬥,敢和國民黨獨裁政權拚。


不幸樹大招風,這所盛產「叛亂犯」的學校很快就被當局注意,並且受到相當程度的壓制。曾幾何時,「質、實、剛、堅」的校訓,精神被抽掉了,變成「愛國家、求進步」這種小學風格的校訓;曾幾何時,「成功人」的形象變呆了,不是很會K書,就是很會操槍(軍事化操練的成功高中儀隊,是國慶表演的招牌隊伍)。曾幾何時,綽號「大砲」的席姓訓導主任來了,長期執掌保守反動的威權教育大旗,成為歷屆成功人的集體噩夢。曾幾何時,蔣孝文、蔣孝武也來了。成功昔日培養政治犯,今日培養權貴班,正和它的地理位置呼應:去軍法處很方便,去博愛特區也很方便。


延續反抗傳統  致力文化學術


成功的反抗傳統果真不見了?這又不然。這所學校的歷史非常耐人尋味,傳統不絕如縷。和彭明敏、謝聰敏聯合起草〈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三進三出政治牢的魏廷朝;組織「飛虹會」計劃推翻中華民國,後來成為台灣史深耕學者的楊碧川;擅長左翼論述和左翼文學的統派大師陳映真、成立有「台灣人諾貝爾獎」的台美基金會人才成就獎的王桂榮(海外黑名單)、蓬萊島案入獄的前內政部長李逸洋、學運世代的段宜康、前行政院長謝長廷......這些成功校友有統有獨,有本省有外省,有左派和非左派,各自在不同的時代延續反抗體制的精神,並且走出相當宏闊的境界,也使成功中學的反抗傳統更為豐富(當然,還有最近辭世的柏楊,他曾是成功中學的老師)。


「反抗體制」一詞涵義複雜,不是盲目破壞,而是有破有立,有盱衡全局的思考,提供新的視野和願景,魏廷朝參與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陳映真創辦的《人間》雜誌就是一個典範。成功校友的反抗傳統還有一大特色,就是濃厚的人文關懷,政治掛帥非成功之道。成功人即使政治受難,也要從歷史和文化面追根究底、論述著作,才算不枉此生。左統的陳映真和左獨的楊碧川就不說了,光就白色恐怖的歷史整理工作,魏廷朝的《台灣人權報告書》和陳英泰的《回憶、見證白色恐怖》就是兩部經典之作。不搞歷史研究的人,像王桂榮就成立「人才成就獎」獎勵文化學術,謝長廷就創辦《新文化》做文化扎根。放眼國內政壇的領導班子,謝長廷是致力文化工作最久與最深的人,這是偶然的嗎?


命運一如台灣  曾經歷史空白


成功人關心文化學術,是從日治時代的士林協志會就形成的特色。這個反抗體制的文化團體,成功(二中)幫相當活躍(成員還包括旅居中國的二中校友何斌、潘淵靜),而且碩果僅存的一代宗師曹永和也是出身二中。曹永和沒讀過大學、刻苦自學而成為中央研究院院士,這是非體制的;他是第一位治台灣史而入選院士的學者,這也是非體制的;他提出台灣島史觀,超越左右統獨意識形態,以精湛的學術成就重建台灣史的尊嚴,並引領一九八○年代以後的台灣研究風潮,這更是反抗體制(長期以中國為本位、台灣為附庸)的極致表現。這是偶然的嗎?


這一段風華歷史,對時下成功學生而言,是前所未聞的;正如對時下許多年輕人而言,台灣也有一大片的歷史空白。某些方面來看,成功中學和台灣的命運相似:兩者都是地小人稠,人才濟濟;都是短小精悍,志士多多;都經歷日本和國民黨的白色恐怖,都受過黨國教育的洗禮,都譜出左翼的進行曲和驪歌,左右統獨都到此一遊,歷史記憶都斷層與塵封。當然,也都曾經很「呆」。


校風更為開放  譜出全新樂章


然而時代的腳步片刻不停。如今成功人的形象又變了。比起以前,校風更開放,教學更活潑,並以才華實力開展國際交流:成功學生進軍國際奧林匹亞競賽,成功校友組成的「拉縴人男聲合唱團」進軍國際樂壇。這所擁有珍貴歷史與傳統的名校,也將繼續寫出它新一階段的歷史樂章。


六三三期承蒙陳英泰先生指正:傅賴會為台北工業學校出身,王明德為泰北中學出身,都不是「成功幫」,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