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追蹤〉因為邱義仁 斷送本土政權
高天生
2008/05/08 第633期
就本土政權勝利方程式而言,阿扁、謝長廷、李登輝等缺一不可,而身為扁頭號軍師的邱義仁一貫敵視李登輝、謝長廷,促使阿扁走上極端性道路,最後衍生本土政權斷送的負面效應。

巴紐外交被A十億之醜聞案政治風暴愈演愈烈,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五月五日宣布自我了斷,五月六日邱義仁和黃志芳都請辭下台,此舉究竟會衍生何連鎖性政治效應?阿扁總統能因此「全身而退」嗎?新潮流系要角敏感時刻與邱劃清界線,是為了斷尾求生?抑或另有內幕玄機?連連敗選衝擊,再遭遇醜聞風暴,民進黨到谷底了嗎?


神秘的微笑  負面的觀感


十億元被外交掮客、牽猴仔A走,究竟嚴不嚴重?相對於力霸集團王又曾掏空逾千億元,其他許多「錢進大陸、債留台灣」的親國民黨企業人士,動輒就掏空數十億至數百億元,以及過去國民黨政府「金錢外交」一出手率多以美金三至五億元計數,十億元台幣的數目雖不能說小,但也不是很大,其所以會引爆軒然大波、政治風暴愈演愈烈,基本上是媒體政治的效應,這一方面媒體渲染炒作,藉以轉移馬英九任用賴幸媛當陸委會主委引爆的深藍人士反彈,其次,邱義仁「神秘的微笑」,再度衍生致命性和負面的社會觀感,也讓各界人士更進一步看清:本土政權就是這樣被這些人斷送!


二○○四年三一九在台南市發生阿扁總統被暗殺的兩顆子彈事件,邱義仁以操盤核心身分主持記者會,邱到底在記者會中說了什麼,沒有人在意,但他那「神秘的微笑」,卻讓藍軍印象深刻,想忘也忘不了。


外界鮮少人知的是,三一九的前一天,扁營內部所做民調顯示,阿扁贏連宋配約三十萬票上下,連綠軍從未過半的台中縣,扁也險贏對手極微比率選票,但由於邱義仁三一九「神秘微笑」讓外界有太寬廣想像空間,藍軍也使出渾身解數炒作、質疑三一九槍擊暗殺事件有「自導自演」嫌疑,在媒體政治效應擴散下,三二○選舉結果,兩顆子彈非但沒讓扁選票增加,反而扁只贏了三萬票,這也正是藍軍非理性抗爭的最大憑恃所在。


會耍小聰明  並無大智慧


對照巴紐外交醜聞案引爆的第一時間,邱義仁出面召開記者會,「神秘的微笑」再度出現在鏡頭前,就是這張笑臉代表的吊兒郎當、無所謂態度和權力傲慢意涵,激發、引爆眾怒,讓該醜聞案愈演愈烈,政治風暴也一發不可收拾。


據指出,外交醜聞被踢爆的第一時間,邱義仁一肩扛起所有政治責任,並建構防火牆,原本是要保護阿扁和避免泛藍和統派媒體將一切無限上綱,孰料,「神秘微笑」,卻讓邱與阿扁和相關親信的連結呈現「愈描愈黑」、「欲蓋彌彰」的互動性效應。試問:第一時間出面召開記者會,若流淚、道歉、認錯,相關效應是否會較正面?若無法流淚、道歉,邱義仁是否可如五月五日般由他人代為宣讀退黨、退出政壇、坦然面對司法調查等的聲明,這樣是否更能收到建構「防火牆」?由此不難窺見,邱義仁原本要進行危機處理,但卻反向操作,將轉機處理成更大危機了!


統派媒體一再吹捧邱義仁是「智多星」、「大內高手」,許多人與邱義仁直接接觸,發現邱義仁相當程度確信自己是「智多星」、「大內高手」,只是在更多人眼?,邱義仁某種程度只是小聰明而已,距離政治智慧甚為遙遠,「聰明反被聰明誤」,畢竟邱義仁內鬥內行,對國民黨關鍵性戰役,往往都吞吃敗仗,若非阿扁總統特別信任、依賴邱,邱在政壇進行權衡操作的空間不會很大。


分化李與扁  泛綠變分裂


以二○○○年總統大選為例,邱義仁負責阿扁競選實際操盤,但扁得票率為三九%,相較於陳定南選台灣省長面臨強勢對手宋楚瑜以及自身準備不夠,資源缺乏,但也得到三九%選票,邱義仁的戰績應屬一半,而非特別突出。再以二○○四年總統大選為例,邱義仁再度總綰選戰操盤,表面上拿下超過五○%選票,但當時許多獨派人士卯勁包圍阿扁總統,拉近阿扁和李登輝距離,苦心孤詣破解邱義仁對李登輝的敵意、排斥,終於有百萬人牽手護台灣的群眾活動激勵士氣、感動人心,但事後阿扁聽信邱義仁和嫡系親信幕僚的分析,不承認李登輝和台聯有輔選大戰功,甚或反向進行政治操作,在二○○四年底立委選舉公開搶奪台聯深綠選票,李扁關係緊張和公開交惡,因而民進黨席次由八十七席成長到八十九席,斬獲四成基本盤席次和選票,泛綠總和應過半而未過半,真正大內高手、智多星,操盤的戰績會如此平淡無奇嗎?


然而,邱義仁究竟有何赫赫戰功,得以受到阿扁長期的信任和重用?知情人士透露,邱義仁的戰功率多在內鬥,如黨外時期結合美麗島受難家屬發動批判康寧祥公職路線,成功讓美麗島家屬、辯護律師一躍而成為民進黨建黨和黨路線主導者,一九九三年台北市長黨內初選,阿扁即是因邱義仁領導的新潮流系加持,而順利擊敗競爭對手謝長廷;一九九八年扁台北市長連任受挫,所以能夠選二○○○年總統大選,解除所謂「五年條款」的限制扞格,其中也有邱義仁獻策、操盤的政壇秘辛流傳。


內鬥最在行  外交沒一撇


除了「內鬥內行」外,邱義仁的能力如何?扁政府八年來對美外交的績效,應是檢驗邱義仁最好的標的。據指出,邱義仁操盤對美外交,圈內人迄今少有好評,新系大老、前立委林濁水還一度公開痛批,與邱劃清界線,只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其次,許多獨派大老對外交領域也頗有接觸,他們一談到邱義仁往往是咬牙切齒、憤懣溢於言表。再者,台美關係降到冰點,在政壇已是公開的秘密,甚或有人認為,邱義仁搞對美外交,已搞到美國對阿扁和扁政府都徹底絕望,不再有任何期待,但阿扁還是力挺邱義仁到底,其中隱藏了什麼玄機和不可告人內幕,外界揣測紛紛。


以巴紐秘密外交操作的發動時間點而言,當時阿扁已宣示權力下放,且媒體也沸沸揚揚討論「南線工作」和秘密外交,親藍名嘴和泛藍政客一再質疑扁和嫡系親信藉「秘密外交」上下其手,他們攻訐扁家族利用國務機要費貪腐的論述,也一而再、再而三聚焦「秘密外交」,吊詭的是,邱義仁在那樣的敏感時刻啟動巴紐秘密外交的操作,實在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另類的說法,是當時扁有意藉巴紐案的操作,扳回一城,扁的「飢不擇食」,加上邱義仁的識人不明,以及外交部長黃志芳在最後關頭一板一眼,不肯配合劇本演出,不僅臨時踩了煞車,還心力交瘁欲追回相關款項,肇致掮客必須採取極端手段,並反咬一口,這或恐就是巴紐外交醜聞被引爆的「棉角」所在,但此一事件,恰巧也進一步印證外界傳聞的「秘密外交」上下其手,並非空穴來風,邱義仁的「能力」也被看破了手腳!


扁頭號軍師  玩掉了政權


知情人士透露,邱義仁長期受阿扁重用、信任、依賴,但由於扁執政後權力的傲慢和對黨內同志殘忍無情,因而許多政治操作最後搞得天怒人怨,二○○六年八、九月,若不是施明德結合藍營人士發動「紅衫軍」嗆扁活動,綠營內部人士,包括前主席林義雄等也已計劃發動一波倒扁大行動,但施明德等既已搶先發起「倒扁」抗爭行動,林義雄等因不願為施明德背書或與施合流,相關計劃因而不了了之。


據指出,邱義仁儼然成為扁系最核心的頭號軍師,但相對的,邱義仁與新潮流系的關係也愈來愈疏離,並種下了今日新系要角迫不及待與邱切割,並要邱「去死算了」的因果,而阿扁、邱義仁或恐也沒料到吊兒郎當、無所謂心態,進一步還衍生斷送本土政權的負面效應。


從逆向角度探尋李、扁交惡的軌跡,不難窺見邱義仁一直居中扮演關鍵性角色。二○○○年政黨輪替後,阿扁一開始就有計劃培植邱義仁當「情報頭子」,藉邱操控國安、情治系統,甚或還把手伸進司法系統,政壇很早就傳言從國安秘帳切入一再對李登輝進行清算的操作,是由邱義仁獻策、阿扁默許,但更多來自國安高層的資訊,卻顯示阿扁即使沒有親自、明確指示,至少阿扁也沒有積極阻止邱義仁發動相關政治操作,李扁關係所以會起伏伏、漸走漸遠,當然開端於此。


走極端路線  換來現世報


再就本土政權勝利方程式而言,阿扁、謝長廷、李登輝等缺一不可,邱義仁由於個人特殊的派系背景、政治立場和恩怨糾葛,一貫敵視李登輝、謝長廷,黨政高層圈內人盡皆知,而在阿扁與李登輝、謝長廷的分合互動關係上,邱義仁也是見縫插針、勸離不勸合,不論是扁李關係交惡或長扁關係撕裂,邱義仁提供阿扁的建議,往往都是促成阿扁走上兩極的極端性道路,最後更衍生本土政權斷送的負面效應。


有人從事後諸葛的觀點揣測,以巴紐秘密外交風暴為例,扁嫡系親信認為就算是謝長廷當選總統,也不可能輕率予以包庇,因而解讀邱義仁在總統大選關鍵時刻的部分操作,如鐽陣案等,表面上是執行阿扁意旨,為未來搶食軍火大餅,進行布局,但他們內心深處對謝長廷充滿不信任感,透過類似的卡位政治操作,藉以增加對抗謝長廷的政治籌碼,孰料聰明反被聰明誤,由於吃相難看,反而被押寶馬英九的軍方高層揪到小辮子向媒體揭露,既對謝長廷總統選情衍生負面影響,對扁、邱也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相關醜聞、弊案提前被踢爆,更被認為是「現世報」!

邱義仁檔案

出生:1950年5月9日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

簡歷:

與吳乃仁、洪奇昌、林濁水等為民進黨前新潮流系大老級人物,精於謀略算計。90年代(1995年7月8日~1999年)長期擔任民進黨中央黨部祕書長,為民進黨投入選戰的重要操盤手;民進黨執政後,獲陳水扁重用,在扁政府主要擔任國家安全會議工作,由於邱義仁曾任民進黨秘書長、行政院秘書長、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因而有「萬年秘書長」封號。

2004年319槍擊案發生時,各界消息不明,當時身為總統府秘書長的邱義仁出面召開記者會,但卻露出「詭異的笑容」,不但被批評為沒有在第一時間穩定人心,更加深外界對於槍擊案的揣測;甚至遭電視模仿節目【全民大悶鍋】調侃,設計「秘書長的微笑」單元。

2008年5月爆發台灣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建交款疑遭侵吞案,邱義仁5月2日在記者會上,一邊為事件向國人道歉,卻一邊又露出笑容,遭藍綠陣營撻伐,邱義仁於5月5日發出聲明宣布退出民進黨。5月6日請辭副閣揆。

◎邱義仁任職扁政府主要職位

2000.5.20~2000.10.6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
2000.10.5~2002.2.1行政院秘書長
2000.10.19~2002.3.12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2.2.1~2002.3.7行政院政務委員
2002.3.7~2003.2.5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2003.2.6~2004.5.20總統府秘書長
2004.5.20~2007.2.6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2007.2.6~2007.5.20總統府秘書長
2007.5.21~2008.5.6行政院副院長
2007.10.31~2008.5.6行政院穩定物價工作小組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