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正用管樂 吹出北港味
陳莫
2007/08/02 第593期
十年前陳哲正從維也納返台,讓瀕臨解散的北港老樂團重新出發,鼓勵家庭成員走出來玩音樂,改寫北港小鎮的生活品味,陳哲正說,文化,是台灣未來的力量,希望台灣的天空能多點音樂,少點政治味!

七月一日,北港國際音樂文化藝術節開幕音樂會,由老中少組成的「北港青少年管樂團」與國外管樂家合奏,舞台上,八十歲的木村伯吹起薩克斯風、一名十歲的小朋友吹著長笛;舞台下,觀眾鴉雀無聲,陶醉在管樂的玄妙之音。


應邀前來觀摩的德國德特蒙音樂學院校長佛葛.馬丁.克麗斯緹安被此畫面感動,他說,沒想到一個小鎮的音樂會,也能座無虛席同時沒有雜音干擾,「我原本不相信四萬人口的小鄉鎮可以成功的辦一場音樂會,對北港小鎮的音樂素養感到訝異與欽佩!」


維也納返台  重整老樂團


今年成功策畫、執行雲林縣北港國際音樂文化藝術節的幕後推手,是北港愛樂協會理事長陳哲正。他在台灣最早成立的管樂團「北港樂團」面臨解散之際,從維也納回台,讓僅存的十多位老團員樂團重新出發,變成六十多位老中少管樂團。每週日,把團員從電視機面前「搶」到音樂教室練習,有祖孫檔、父子檔、姐弟檔、母女檔、叔姪檔、表兄弟檔......並為地方演奏,改變小鎮的味道︱由長笛、豎笛、薩克斯風、小號、中音號、上低音號、長號、打擊樂器、鋼琴所合奏的玄妙之音,取代電視政治口水的雜音。陳哲正說,文化,是台灣未來的力量,希望台灣的天空能多點音樂,少點政治味!


出身音樂世家的陳哲正早年負笈維也納,娶妻生子後,有感於台灣的音樂教育與國外落差甚大,而長年定居維也納,為了孩子的教育,他與太太不惜打工、開餐館維生。當時台灣政治氣氛凝重,一度因為接觸世台會等組織而被列入「灰名單」,屢遭當局警告,加深他對台灣整體環境的失望。


一九九六年,父親驟逝,臨終給了他一句話:「一定要回台灣!」陳哲正當下承諾,與妻子返台。陳哲正說,熱愛音樂的父親在一九二五年的日治時代即成立全台第一個管樂團「新協社」,後來改名「北港樂團」,極盛時期團員高達六、七十人,由於水準高,經常在雲林及外縣市演出,深受好評。可是隨著團員老化,他回台那年,團員只剩十二、三人,且年紀已六、七十歲,老字號樂團面臨解散危機。


全家總動員  克難中團練


老團員希望陳哲正接棒,他認為,樂團必須年輕化,同時讓樂器更多元,所以催生了「北港青少年管樂團」,陳哲正負責管樂、弟弟負責弦樂,請老團員教學。改變初始,年輕人因為老團員教法不夠活潑而意興闌珊,加上必須分部練習,常吹出五音不全,總人數不到二十人,難以撐場,直到南洋國小希望透過管樂團的專業與該校音樂班交流,讓學有基礎的小學生加入後,岌岌可危的樂團才露出曙光,並成為每年地方節慶、媽祖出巡不可或缺的演奏團體。


可是回想起招生過程,陳哲正感慨,有人只是抱著好玩心理,平常不勤練,演奏才現身;學有專精者在合奏時卻認為學員水準不夠,練沒幾期就閃人,使得樂團再陷轉型後危機。陳哲正的太太黃瑪俐不時的提醒年輕學員:為了帶動地方的音樂風氣,只有凝聚力,才能奏出美好的樂章,也才能改變地方......。 


於是每周日的練習場景,開始出現老中少面孔,其中不乏全家總動員,使得管樂團規模逐年成長,今年成員已逾六十名。


「我看到人的素質在改變!」陳哲正說,有一所中學的家長會長曾抱怨,下班後的生活很無趣,只能看電視,「我反問他:如果你厭惡電視的暴力與政治口水,為何不支持我走這條路?」對方深表認同,並帶著孩子一起加入,成為樂團的父子檔,接著祖孫、姐弟、母女連袂前來,形成一種家庭共學的音樂時尚,成為此樂團的最大特色;也有團員遠從虎尾、口湖,開了二十多公里車程前來,「我就是希望音樂從家庭開始」陳哲正說。每周日晚上七點半,團員就齊聚在「克難式」的音樂教室,有時是陳哲正自宅、有時是學校的活動中心、有時是媽祖廟的演藝廳,大家必須忍受老舊冷氣轟轟作響,並靠著微弱燈光看譜,尤其隨著樂器老化,無資源贊助下,陳哲正還得親自修理破舊樂器,然而,大家眼中的「破銅爛鐵」竟然吹出玄妙之音。


與國際交流  小鎮在改變


一幅幅感動的畫面出來了。一戶葉姓人家,父親吹小號、女兒吹豎笛、兒子打鼓,每次練習時,母親就現場聆聽;還有一對父子吹薩克斯風、女兒吹長笛,母親當志工;也有二十八歲的女孩子,在七十八歲老團員阿公影響下,成為小喇叭手。最令陳哲正感動的是,樂團的「四大天王」(超過七十歲)創團至今不曾缺席,八十歲的木村伯一度生病住院,老婆拜託他「別吹了」,陳哲正也顧及老先生的身體,請他指導就好,沒想到木村伯回稱「不吹會難受」,堅持不離手上的薩克斯風。敬業精神,讓陳哲正在今年的婦幼節大會中表揚這位「老人孩子性」的老頑童。也有一名女團員,喜愛吹長號,但為了家計無法每次前來練習,陳哲正說,這名女孩子非常認真,可是必須隨父親打零工,她對音樂的熱情,讓他十分感動。 


從剛接手時樂團瀕臨解散,到近二年來邀請國外管樂家到小鎮交流,讓北港音樂季走向國際視野,改寫地方人的生活態度,陳哲正說,一路走來也曾經挫折不斷。他指出,由於缺乏政府經費支持,只能靠一些熱心家長的零星贊助,遇到演出,則親自撰寫企畫案,挨家挨戶拜訪、說明,雖然因為演出而開始受到公部門重視,曾編列預算補助,「到議會就全刪了!」記得有一次為了爭取中央補助,他帶著厚厚資料及滿腔熱血,跑去向主管機關簡報,淘淘不絕講了半天,對方才對他說:「你們不是我們的補助對象!」讓他當場傻眼。回台十年,陳哲正始終不解,一場音樂會為何不敵一枚「煙火」,「一場煙火秀可以換來幾場音樂會啊?」他對台灣的音樂環境依然無奈、依然痛心。


台灣放輕鬆  應該玩音樂   


今年為了籌辦國際音樂文化藝術節,他把遠在歐洲念音樂的兒子陳學孟找回北港,一手策畫這場內容特別的音樂會,邀請五位國外的年輕管樂家到小鎮演出,他們讓北港人體驗,目前最ㄏㄤ的管樂流行文化,有民謠有古典,也有輕鬆爵士如「酒館音樂會」,台上台下玩在一起。


儘管接手樂團依然戰戰兢兢,陳哲正說:「我一定會堅持,因為,我想讓台灣多一點音樂,少一點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