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現象》深度評析 捧馬不遺餘力 中時報系淪為包裝紙
文╱張旻
2001/09/27 第288期
 納莉颱風重創北台灣,造成台北市區有史以來最大的水患,台北原本就是盆地,身處在首善之都的民眾理應要小心防洪之道,尤其是台北市政府這次的應變,不但事先疏於防災,事後又死不認帳,讓外界再度見識到馬英九團隊的花拳繡腿的本質。水患淹出了馬團隊的問題,卻同時也讓媒體長期以來的「馬英九現象」再度浮出檯面。尤其是一向挺馬不遺餘力的中時報系簡直到了荒腔走板的地步,水災一個多星期,全報上下未見任何一句對馬英九批評的文字,護馬新聞千篇一律,把報紙淪為馬英九個人的包裝紙,可悲之至。

 統派媒體中的小白鴿

 馬英九原本就是媒體寵兒,尤其在統派媒體中,更是可愛、無暇的小白鴿〈這是前中時市政組副主任羊曉東文章中對馬英九的稱呼〉。為了避免小白鴿被納莉颱風的污水沾汙了,中時報系幾乎有志一同的,從九一七納莉颱風登陸以來,對馬團隊七零八落的防災、亂無章法的救災動作,絲毫不忍苛責。

 【走過垃圾巷 馬英九連聲抱歉】這是中時九月二十一日的標題,記者寫著「馬英九首度來到與市政府近在咫尺的信義區興雅里視察,不少民眾激動哭訴:「興雅里離市政府這麼近,災情嚴重卻都沒有人理,堆積如山的垃圾已好幾天都沒有人來清!」望著一條條的「垃圾巷」,馬英九連聲說抱歉,並要求環保局立即派員清理,但至晚間,垃圾依然像山一般高,在暗巷?媯o出陣陣腐臭味。」

 編輯似乎沒看到記者在導言中寫到「到晚間,垃圾在暗巷中發出腐臭味」的字眼,只著重在馬英九走入垃圾巷連聲抱歉。塑造馬英九不畏垃圾氣味,向市民道歉的親民形象。

 中國時報美化馬英九的例子還不只這樁,老泉里民感謝 馬英九露笑容這是九月二十三日,中時市政版的標題,記者寫道「 台北市長馬英九昨日探視幾乎「逢雨必淹」的文山區老泉里。雖然這次納莉風災,當地還是淹水達一層樓高,但與水搏鬥經驗豐富的居民早已收拾完畢,大致恢復了正常作息。居民們感謝馬英九前來探望,讓連日來為了垃圾頻頻被民眾抗議的馬英九露出罕見的笑容,......老里裡民眾不忘形容納莉來襲當天也是險象環生,許多地方積水幾乎淹掉一整層樓,有人還說,這是五十年來當地淹水最嚴重的一次。但是他們對趕來慰問的馬英九,沒有任何指責,部分民眾還趨前和馬英九握手寒暄。 」老泉里里長高進來還告訴馬英九,這回大水雖然照淹,但「淹得沒那麼快」,表示市府的防洪措施有效,他們非常感謝市府。

 這是納莉重創台北市的第六天,捷運停擺、垃圾滿地、還有上萬戶停電、一片黑暗,這些生活的痛苦,在媒體的報導下,好像跟小馬哥沒什麼關連。在中時的版面上,「居民沒有任何指責」、「馬英九露出罕見的笑容」、「市府防洪措施有效」、「感謝市政府」等正面字眼,充斥在媒體的文字中。

 是誰在打口水戰

 不但跑馬英九的市政記者一味挺馬,連以前跑社會運動的記者,也在中央斥責市府沒有在玉成抽水站停擺的第一時間通報時,頻頻撰文幫馬英九緩頰。

 標題【防洪差池 中央北市無心之失】記者林照真在特稿中寫著「精省後中央能量擴充,但因為工作慣性使然,經常未將台北市納入管理範圍;而台北市又一向資源豐沛、獨立自主,與中央的相互歸屬感非常微弱,才會出現聯繫不當的缺失,這些都是出自各級政府間無心的慣性運作,大家不妨互相原諒,下次研究改進。照規定,台北市在抽水機故障時,確實應儘快向中央通報狀況,中央能夠分擔幫忙總是好事,如果淹水時一時情急忘了,下次改進就是,官員實在不需逞口舌之快。」

 「下次改進」、「不要再逞口舌」面對外界的抨擊,挺馬媒體最是用這種字眼一語帶過,中央官員多說幾句,「不要打政治口水戰」的帽子立刻罩上,一層一層的幫馬英九與他的團隊築好金鐘罩,讓他不被外面風雨所襲。

 誰在打口水戰,當內政部政務次長李逸洋指責北市府在玉成抽水站停擺的第一時間沒有通知中央防颱中心,台北市府的新聞局長吳育昇卻說,沒有法令規定要知會中央,北市府只要通知民眾疏散就好,北市府並抨擊凡事上報是中央官僚心態。

 問題是,中央不管,台北市自己可以獨力救災嗎?捷運停擺、垃圾清運、交通調度、救災統籌,那一項不是中央出面協調,馬英九除了穿著他的短褲、涼鞋花時間去巡視災區與坐轉運公車之外,他在第一時間內又做了些什麼?媒體不去檢討馬團隊應變不足,反倒著罵中央不宜捲起口水戰。

 綜觀這次平面媒體反應,大概只有自由與台日兩家報紙指名道姓的指責馬團隊救災不力,應變能力不夠,聯合報則比較偏重災情報導,技巧性的閃躲對馬英九的責任檢討,而中時報系則是一路捧馬,不遺餘力。

 連媒體同業都看不下去,開始體檢中時高燒不退的「馬英九現象」。

 而中國時報在九月二十三日一篇標題【救災分黨派 復建有先後?】更是以充滿意識形態的寫法,故意塑造中央政府欺壓馬英九的形象。

 例如該文提到「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長林正修埋怨軍方到第五天才派給四千五百名兵力,與北縣所獲得的機具與兵源,相對不足,使第一線救災心力交瘁。

 隱諱字眼扭曲事實

 網友抨擊,如果北市這麼會計較,北縣面積是北市的八倍,所以北縣應該獲得的軍方支援人力是4500名×8=36000名,軍方的人力對北縣也不公平,那蘇貞昌也應該來抗議一下。

 該報導還說,「 當陳總統指示全力搶救台鐵的同時,捷運得到的支援兵力,只有憲兵學校六十名學生。甚至當台鐵完成抽水,捷運站的救災官兵還揮汗如雨,卻得不到支援台鐵官兵的協助。台鐵與捷運共構,大難來時卻難同當。」網友下的眉批是,搞清楚,捷運淹水是地下四層樓板南線與新店線,台鐵淹水是地下一、二層樓 ,難道抽水要從地下四樓先抽嗎?這些記者難道平常都不搭捷運,才會跟著政治人物埋怨這種沒常識的話。

 而該篇文章最惡劣的部份則是以隱諱的字眼寫到【最近台北市部份區里口耳相傳,指行政院救濟品發放系統在第一時間,優先將便當送達民進黨支持者家中,至於投票給馬英九的市民只能百味雜陳,聞便當味而興嘆。一位國民黨基層樁腳無奈表示,馬英九太笨了,他也可以如法炮製,動用第二預備金,採購便當分贈支持者嘛。 馬英九不懂得送便當這一套,民進黨就熟練得多......】該報導竟然可以用「口耳相傳」的曖昧字眼影射行政機關只發給民進黨支持者,網友抨擊中時的刻意扭曲,因為民進黨中央在災後發動黨工投入救援,包括北縣與北市都發放救濟品,報導刻意製造民進黨只關心執政的北縣,不顧北市,好像北市民因馬英九而被執政黨遺忘。

 只要可以酸民進黨,中時都不放過,該文章中還提到【 汐止是水患永遠的災區,不過,自從汐止市民邱義仁擔任行政院秘書長之後,汐止雖然受災程度不減,不過善後效率和資源顯然大不相同。】問題是,邱義仁目前不住汐止,改住在信義官邸,汐止救災速度快,關邱義仁什麼關係?中時逮住機會就要修理扁政府,不管是非黑白,先打再說。

 媒體黑幕冰山一角

 這篇充滿了嘲諷民進黨,幫馬英九與北市府叫屈的曠世傑作,只是統派媒體這陣子不畏人言,一路挺馬到底的離譜作品之一。在國民黨敗選後,中時報系一直都押注馬英九,高層咸認馬英九將會代表國民黨甚至包括親民黨出馬角逐二○○四年的總統大選,加上大老闆余紀忠對馬英九個人相當欣賞,高階主管在揣摩上意的情況下,就接二連三的推出各種昧於事實、荒腔走板、杜撰揣測的捧馬報導,直至災後第十天才出現一篇批馬的稿子。上回,統派媒體在總統大選中,兩大報的高層與紅牌記者力挺宋楚瑜,興票案中一面倒的幫宋楚瑜圓謊,結果呢?媒體甘為政客服務與美容,自甘墮落,馬英九現象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