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脫胎換骨 遷都最佳捷徑
高永謀
2007/01/11 第564期
遷都最重要的意義是尋找國家未來百年方向,日、韓的遷都計畫便著眼於此,台灣國家再造的捷徑或許正是遷都,由於相關新聞逐漸升溫,相信未來,遷都議題會如「台灣正名」般受到重視。

近幾年來,社會與政界呼籲將台灣首都從台北市遷移至其他縣市的聲音,逐漸從細不可聞擴大至動搖人心,有人主張桃園是新首都的最佳地點,也有人聲稱台中、高雄、南投等地具備發展成「京城」的優渥條件。由於相關新聞逐漸升溫,相信在可見的未來內,遷都議題便會如「台灣正名」般普遍受到重視。


政經中心分離 成為世界潮流


人人皆有惰性,所以有高比例的台灣人希望台灣在國家定位爭論中,可以繼續「維持現狀」,而一聽到「遷都」便嗤之以鼻、相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者,亦所在多有。然而,一個國家遷都如同一家大型企業遷移總公司所在地,為的不外乎調整國家、企業方向,與追求國家、企業更大利益;目前,台灣已到了必須思考是否遷都的時刻了!


雖然「遷都論者」間存在著立場、論點的歧異,所考慮的利害關係也不盡相同,但近日來大力推動「遷都至中南部公投」的民進黨立委蔡同榮,其主張堪稱「遷都論」的最大公約數,這些論述所彰顯出台灣所面臨的困境,縱使不同意遷都者也都應正視及嚴肅思考。


以下,試將蔡同榮的遷都主張歸納整理為三點。


其一,世界諸多國家包括美國、中國、德國、巴西、巴基斯坦、澳大利亞、奈及利亞等,為了不讓政治、經濟資源集中於一個城市,皆採取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分離的國策,日本、韓國兩國也積極計畫遷都,讓東京、首爾成為單純的經濟中心,台灣也應追隨此一世界潮流。


其二,台灣南北發展失調,台北市是台灣政治、商業、教育、金融、媒體的中心,新竹以北地區生產毛額約佔全台灣的七成,中南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遷都中南部可促進台灣南北均衡。


其三,台灣應藉由遷都宣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並在新首都建立現代化的總統府與聯合行政大樓,展現一個新國家新首都的新氣象。


告別臨時首都 不當流浪國家


從法律層面嚴格地說,台灣沒有「遷都」、只有「定都」的問題,因為台北市並不是台灣的首都,只是「臨時首都」,法律體系所規定的首都,依然是不在台灣境內的南京市,所以台灣選擇以台北或其他縣市為首都,都必須完成首都法制化的程序,不能繼續當「流浪國家」。


同樣荒謬的是,台灣總統數十年來一直在日本殖民政府所遺留下來的總督府內辦公,委實不倫不類、有失國格,雖說此棟建築物富有歷史、文化意義,但卻比所有縣市政府所在的辦公室更老舊,不少中央部會也有同樣問題,實無法負荷一個現代化國家中樞神經的繁重任務,新建總統府實有必要。然而,在台北市新建總統府困難度頗高,遷都中南部可同時畢其功於一役。


當然,只要資源平均分配,不必遷都便可縮減台灣南北、東西的差距,如果找到如松山機場等替代場地,要在台北市新建總統府與宏偉的國家廣場並非不可能,但遷都最重要的意義乃是尋找國家未來百年的方向,日本、韓國的遷都計畫便著眼於此,而台灣國家再造的捷徑或許正是遷都。


對於習慣「從台北看天下」的人而言,遷都彷彿是乾坤顛倒的怪事,甚至以為只有國家遭到侵略才需要遷都,但若從歷史來看,台北市作為台灣行政中心,不過是近一百多年來的事,時間比「府城」台南市短得多,因此不必有台灣首都一定得是台北市的執念。


新都花落何處 公投解決紛爭


遷都其實是推動國家改革的最佳方式之一,中國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俄羅斯彼得大帝遷都聖彼得堡,都是讓國家從此脫胎換骨的古例,二十世紀後半至今,已有巴西、哈薩克、德國、緬甸等國家完成遷都,而北京市雖然八百年來一直是中國首都,但因備受沙漠化威脅,內部也有遷都的聲音。


到底哪個縣市,才是台灣新首都的最佳地點呢?幾乎每一個主張遷都的政治人物,都希望將台灣首都遷到自己的選區,人人都爭說自己的選區條件最佳、潛力最大,桃園說境內有國門桃園機場,台中、南投說自己腹地廣大、到南北等距,高雄則說自己適合當海洋國家的首都,花蓮也可說考慮國防因素應遷都之此。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其當首都的優缺點,雖然遷都必經政府、學界評估,但全民公投卻是解決紛爭的最佳方式。


而且,別以為台北縣市人口有五百多萬人,全民公投的結果必定讓遷都的希望成為泡影,因為不少台北人也盼望將總統府、五院與各部會搬遷到中南部,如此台北將獲得可觀的建築用地,城市經濟將再獲突破性的發展,況且街頭集會遊行的次數將大量減少,也不會出現「紅衫軍之亂」時的危城景象,將成為一個更適合人居住的城市。


合適地點有限 執行並不困難


選擇新首都必須考量地理、交通、經濟、文化、國防、族群等諸多因素,若考慮台灣的政治生態,很難像巴西、澳大利亞般選擇一個小城市為首都,因此可供選擇的地點並不多,爭論可能比想像中來得少。


如果以「刪去法」進行篩選,那麼金門、馬祖、澎湖、東部縣市可能連進入初選的機會都沒有,西部縣市中的新竹、苗栗、雲林、嘉義、屏東,可能因基礎建設不足或地理位置過於邊陲,勝出的機率也極低,而很多人也會認為遷都至桃園還不如不遷都,而彰化、台南的條件也比不上台中、南投、高雄三地,也可能在複選中出局。


台中、南投的優點乃是與南北等距,缺點則是不像台北、高雄般具有國際機場,但遷都台中則必須重新徵收土地作為中央政府所在地,南投則有過去台灣省政府的土地可供使用,須要耗費的經費將少得多,遷都高雄則可彰顯台灣作為海洋國家的企圖,但卻有造成政經資源過度集中一地的疑慮。


台灣需要一個真正的首都,而不是「臨時首都」,而決定台灣首都應設在何處時,正是台灣思考未來百年方向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