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屠宰業
老包
2000/11/23 第244期
 媒體人以謀害本土菁英為樂,其特有的屠宰業變態心理,繼屠殺職棒、職籃等運動之後,正要屠殺台灣的主權,陳總統及民進黨都要保持戒心。

 呂秀蓮副總統最近成為新聞焦點,原因是媒體報導指她是「總統緋聞」謠言的散播者,這種爆炸性話題當然令閱聽大眾很興奮,但一開始指總統有緋聞,繼之指副總統在散播,怎麼說都是媒體及媒體人在操作負面資訊,要將正副總統的威信磨損殆盡,政治不安定,真正的根源仍在媒體及媒體人,隨之起舞的政客們,只是媒體的附庸而已。
 台灣的新聞媒體,曾被戲稱為「屠宰業」,二十年來,這個「屠宰業」屠宰的對象,始終就是政治領域習稱的黨外人士,也就是現在已經成為執政黨的這些政治菁英,或其友好人士。李登輝由於具有濃厚的台灣意識,多年來被視為黨外中的黨外,更是媒體痛加屠宰的主要對象,遑論陳水扁總統或其執政伙伴。
 呂秀蓮或許不察這種台灣特有的媒體屠宰特性,也或許她是副手強出頭,對陳總統太多的怨言,蒙蔽了她對台灣媒體應有的戒心,以致常在官邸邀宴各路媒體人士,並且無所不談,連她對總統「不給她做事」的不滿,也常掛在嘴邊(這種抱怨太無聊,因為是制度不給她做事,而不是總統不給她做事),徒讓新聞界看笑話。正因為副總統露出了太嚴重的「罩門」,導致新政府陷入這一樁莫名其妙的執政危機。
 政治人物與媒體的關係,向來是民主國家的熱門話題。李登輝在位期間,由於深知台灣媒體敵視本土意識的屠宰特性,因此甚少接受台灣媒體訪問(大多數專訪皆由日本、美國、歐洲的重要媒體完成,再「轉銷」台灣),也拒絕與台灣媒體界直接接觸,所採取的是隔絕政策。相對而言,民進黨的政治人物則因為依靠選舉起家,並仗恃藝高人膽大,與媒體的接觸顯得開放與無知。在台灣,媒體與政客的關係,已經演變成屠宰業所端出來,河豚料理與食客的關係;河豚固然是絕味美食,但也含有劇毒,稍有不慎,就會吃大虧。民進黨不乏追逐河豚美食的冒險家,陳水扁已經當了總統,實在不必要再去冒險,但呂秀蓮更必須戒掉這種嗜食的習慣。
 舉例而言,「緋聞案」的源頭是某媒體人在一本記錄唐飛的書中,以夾帶的方式刻意放話製造,其中甚至提到另一名媒體人的「推測」(指馬永成替阿扁「洗內褲」的角色,使馬得到總統的信賴;而為了加強其「洗內褲」的下流揣測,更說「心領神會,很多事看一眼就知道全局」),媒體人以如此醜陋手段打擊國家元首,其內心世界之陰暗險惡,可想而知。像這樣的一盤河豚「美食」,誰敢吞食?偏偏我們的副總統,不但不懂得迴避,還要主動去接觸這種媒體人,難怪要吃大虧,也替總統增加不少困擾。
 台灣的新聞界,扮演屠宰業習性,這幾年已讓社會元氣大傷。以熱門的運動職棒與職籃而言,就因為過度依賴媒體,到最後就被屠殺了,以前讓很多人津津樂道的運動故事,現在只剩下破碎的圖像。一個高所得的民主國家,連一項可以讓大眾注目的運動都拿不出來,台灣社會逐漸空洞化,媒體不必負最大責任嗎?而按照目前媒體人這種普遍的變態心理,再發展下去,要被謀殺掉的恐怕不是運動精神而已,而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以及國家存在的重要元素--主權。
 譬如現在媒體正在推動的「一中共識」,就充滿瓦解台灣主權意識的陷阱--試想,要台灣產生一個中國「共識」,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像香港那樣,接受中國統治(只有在高壓統治下,人民被迫才會有「共識」)。政治人物常被媒體拎著鼻子走,以追求「共識」為時髦,卻不知屠宰刀就在背後,而我們又不能呼籲媒體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好禱告陳總統能有李登輝的戒心,不要輕易被陷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