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分音的魅力
孤槍俠
2005/11/10 第503期

原生於美國移民社會的音樂類型「繁音拍子」(Ragtime/Rag)也音譯做「雷格」,它是爵士樂的先祖,不若爵士樂做即興演奏。十九世紀末,一些黑人樂手以曼陀林、斑鳩琴等民謠樂器,彈奏融合歐裔美國人的進行曲與波爾卡(Polka)、跨得來(Quadrille)等舞曲,並加入了非洲、加勒比海和美國黑人音樂切分音節奏的小品創作。


不久,這些樂師改以社交圈頻繁使用的鋼琴來演奏作品,氣氛輕鬆,又可以用來做跳舞音樂的繁音拍子隨即流行起來,振奮了當時不景氣的美國社會。因應各方需求,按照切分法(Syncopation)、循環主題(Cyclical rhythm)等要義譜作的繁音拍子如雨後春筍,可惜作品雖多,能稱得上佳作的卻只有少數,加上其發源於市井的背景,繁音拍子被許多自命高尚的人士視之為俚俗而不屑一顧。


黑人音樂家史考特喬普林(Scott Joplin, 1868-1917)的崛起,逐漸扭轉繁音拍子粗製濫造的形象。一八九九年發表「楓葉雷格」(Maple Leaf Rag)而聲名大譟的喬普林持續為繁音拍子注入新意,讓具有類似奏鳴曲三段體結構的傳統鋼琴雷格呈現更精緻優雅的面貌;喬普林還曾經寫過Ragtime歌劇,提出繁音拍子的另一種可能形式。猶如史特勞斯家族對於維也納式圓舞曲的貢獻,揭開繁音拍子黃金期序幕的喬普林,贏得了「繁音拍子之王」(King of Ragtime)雅號。


美國的繁音拍子風潮,也吹向古典樂壇。德布西鋼琴組曲「兒童天地」中的「黑娃娃的步態舞」(Golliwog's Cakewalk, 1908),斯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ky)的戲劇音樂【士兵的故事】(The Soldier's Tale, 1918)等作品,都導入這樣充滿切分音節奏的曲風,繁音拍子已然是音樂史上不容忽視的藝術形式。


一九二○年代以後,由於創作者才智枯竭,加上藍調、搖擺等爵士樂的出現,致使繁音拍子熱潮迅速消退。直到一九五○年左右,有爵士表演團體重新介紹繁音拍子這種音樂形式,雷格的魅力才透過廣播、電視、唱片等媒體再擴散開來。一九七○年代,繁音拍子又獲得第二度復興;音樂家厲夫金(Joshua Rifkin)積極研究、錄製喬普林的鋼琴雷格作品,此外電影【刺激】(The Sting, 1973)亦引用了喬普林的「藝人」(The Entertainer, 1902)等經典做為配樂(雖然故事的時代背景完全不對),再度燃起世界各地愛樂者對繁音拍子的熱情。此後不少大師級的古典音樂演奏家打破音樂分野,以自己專精的樂器,詮釋喬普林及其他雷格名家的經典作品。


有部分鋼琴教育者認為彈奏「違背傳統觸鍵方式」的繁音拍子,對學習鋼琴有很大害處,如此偏見大抵導因於一些競速、炫技雷格演奏的既成印象。事實上,依據喬普林的觀點,演奏繁音拍子不在求快,掌握切分節奏律動的美感,才是詮釋、欣賞雷格音樂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