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自隆的台灣選舉廣告史
黃怡
2004/03/18 第414期
今年是總統大選年,從去年開始,有關選舉的書陸續出版,在諸多論及選舉行為的書籍中,以《競選傳播與台灣社會》尤為耐人尋味。

表面上看來,這是政大廣告學系教授鄭自隆的專題研究,性質上接近教科書,作者蒐集了日治時代以降直到二○○二年北高兩市市長及議員選舉的文宣廣告,並試圖逐一做完整的綜合性分析,雖則「競選傳播學」的獨立學術價值仍有爭議,但若將此書以政治史料觀之,它的真正價值在於可迅速掌握台灣政治變遷的關鍵紀錄。

俗說「政治是高明的騙術」,然而多年來,相關學者對於選舉廣告能否影響選舉結果,一直抱著質疑的態度。畢竟,公職候選人不等同於一般「商品」,即使巨資強力促銷,也未必能順利打動「消費者」;選舉行為是高度複雜的心理因素組合,諸如族群的認同、家族的牽引、同儕的壓力、個人的特質、利益的誘惑以及社會的氣氛等,都可能左右投票人的最終決定;換句話說,他「神聖的一票」,不可能因為諸如「買一送二」(如連宋配)等廣告而有所改變。

作者的觀察結果也與此相去不遠,譬如他論及一九九八年台北市市長選舉時,說「馬英九投注了大量的廣告,用以進行馬英九形象重塑工程」,但是重塑效果不大,選舉結果反而是省籍效應發酵,使馬英九贏了。至於二○○○年的總統大選中,扁營的一些廣告訊息,據作者分析,「也有道德性的爭議」或「也有些值得檢討」,但最後扁在藍營分裂的情勢下,以綠營的傳統票加上少部份中間選票,當選了總統。或論二○○二年的高雄市市長選舉,謝長廷的「新首都號」、「力爭上游」、「珍惜建設」等篇調性極其不一,但後來事實證明,對他的當選連任並無影響。

縱然如此,本書作者對於選舉傳播,仍提出了若干值得參考的結論,譬如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彭謝配的「為台灣永不悔」廣告,他寫道:「從學理上來看,無論是政黨或候選人及其所訴求的議題,都必須維持其形象的一貫性或穩定性,政黨形象的塑造是長期性的,......不能因應選舉而變來變去,這點民進黨的文宣主管得拿定主意。......政黨新定位是個艱鉅的工程,光是搞笑,並不是好主意。」

作者把選票做成五個區隔:一、親我選票,二、態度傾向友好的選票,三、中間游離選票,四、態度傾向反對選民,五、敵視的選民。他認為國民黨比較著重第三類選民,所以文宣一向平穩,以經濟穩定做為宣揚,而民進黨以第一、二類選民的整合與凝固,做特殊性(如台灣意識)訴求。這點,似乎在二○○四年總統大選中也不例外,至於兩黨是否會因此堅持而形成爭取選票的盲點,還有待檢證。

鄭自隆教授在《競選傳播與台灣社會》一書中,基於傳播學者的角色,把選舉廣告當成一種社會公器,故時而語帶批判。譬如他說:「......選舉成為嘉年華會式的集體歇斯底里,選舉完後的激情過去,一切恢復平靜,如此周而復始年復一年,選舉成了台灣民眾告別舊歲月的儀式與救贖。」這段話,很多人會不同意,但相信也有不少人會贊成。

然而如果不是「嘉年華會」的話,我們又將如何解釋這些耗費成千上億元的高明或不高明的「騙術」(或競選廣告)的存在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