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堅守的是哪一條線?
Mattel
2003/04/17 第369期
「若會若會同款政治這條路,有人行得輕鬆,我行得艱苦......不願相信咱愛台灣是錯誤,不願相信公道攏無。」這是謝長廷市長的名歌,也似乎是謝市長從政以來的寫照。
聯合報四月九日一則「辦到謝長廷腳前的那一條線為止?」引爆了謝長廷市長激動的情緒。「是可忍?孰不可忍?」因為該報一連串惡意的針對性運作,已踩到謝長廷身為法律人的底線,迫使他不得不挺身為個人名譽和社會公義而戰。

聯合報社論中提及「這樁重大黑金賄選案令社會大眾對檢調機關質疑的部份,坦率言之,就是高雄市長謝長廷究竟有無涉案。由於檢調機關並未深入追查......」、「以市長親信的身份,公然在辦公室內安排交付賄款,若無長官的介入,恐怕甚違情理......」、「彷彿有人在謝長廷腳前畫下一道不准跨越的禁止線;辦案就辦到王文正為止,謝長廷究竟有無涉案,甚至連在程序形式上都不查察。」這些文字,就是引爆謝市長採取控告聯合報名譽求償的關鍵字眼。

◆不惜代價纏訟到底

由於謝市長對聯合報提出十億元的名譽求償訴訟,並強調即使打上五年、十年官司也要堅持到底。對此,聯合報於四月十日發表聲明表示:「......認為有『選擇性辦案』之嫌疑,乃在反映社會公眾之疑竇。此誠媒體作為社會公器之當然職責,並無逾越法律分際或專業倫理之處。」

聯合報的聲明,卻更強化了謝市長「鞭打自己靈魂的深處」的決定,希望大家能夠無懼這樣的媒體巨人,強調台灣囝仔的精神還沒死。

謝市長強調聯合報自一月份就指「謝長廷若未被起訴就是有政治黑手、就是檢方吃案。」還有四月九日該則社論邏輯所說「局長有犯罪,市長說無辜,孰豈能信?」這些都是明白指出他涉案的評論。

為了捍衛台灣人的尊嚴與民主價值,謝長廷四月十二日下午即以「誰在糟蹋台灣社會?挑戰媒體巨人──聯合報」為題發表演講。謝市長表示,聯合報幾度「未審先判」的社論及報導,並非在反映大眾意見,而是在影響大眾的意見,他呼籲高喊「社會責任」的聯合報,應真正善盡社會責任。

◆一路走來始終反綠

其實,聯合報立場、報風受到質疑,早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一九九一年「開除記者徐瑞希事件」、一九九二年的「退報救台灣運動」,到一九九八年「陳水扁澳門嫖妓事件」等等,諸多的事件都可窺見端倪。

「退報救台灣運動」認為聯合報標榜「反共、民主、團結、進步」輿論方針,但是在威權時代甘為國民黨打手,在李登輝主政之後,卻又淪為中國共產黨傳聲筒。如此「回饋」台灣的作為,是「退報救台灣運動」的觸媒。

聯合報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九日,曾以社論〈要制衡也要團結〉一文對於當時積極舉辦競選座談會的黃信介、康寧祥、張俊宏等黨外人士的作為與訴求(主訴求為解除戒嚴令、尊重人格尊嚴、制訂勞基法、反對省籍語言歧視、反對限制電視方言時間、大赦政治犯等等十二項),強調「我們如不團結......就無異自我削弱台灣安全,抵抗共匪『解放』台灣的力......。」

另外,以美麗島事件為例,聯合報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的「黑白集」中強調「倘若有人利用自由、民主、人權作為美麗的假面具,掩飾其猙獰醜惡的面貌,鼓吹暴力,製造暴亂,進行破壞社會安寧、危害國家安全的罪惡勾當......」。當天同一版的報導者署名「本報綜合報導」的報導,標題提到「不法暴亂份子‧引起全民公憤」,內文寫道:「台北市各區鄰里,一致譴責......紛紛要求政府查封『美麗島雜誌社』,並將其發行人黃信介移送偵辦。」

該年十二月十二日的社論中,聯合報強調:「過去『黨外人士』若干言行稍稍過了份,大家還是給予同情與諒解,因為:第一、執政黨黨員眾多,組織嚴密,少數的『黨外人士』與之競爭,在某些方面應該賦予較寬的條件。第二、若干『黨外人士』的政治生涯中,不無被壓抑的情緒,稍作發洩,本為人之常情。可是『黨外人士』並不了解朝野這種善意,尤未珍惜此一善意所塑造的可以溫和改革,可以從容發展民主政治的環境......為了全體人民的安全與幸福著想,不能為此親痛仇快之事。首先,大陸上的敵人正在虎視眈眈,一方面伺機以武力『解放』台灣,一方面使用各種統戰方法,想瓦解我們的意志,製造我們內部的矛盾......。」

從上述言論,不難發現聯合報一路走來,反民主、反李、反扁和反台灣的本質,可謂歷久而彌新,且始終如一。

◆開除記者絕不姑息

一九九二年的退報運動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旋風,雖然距今十年餘,很多人還記憶猶新。其實就在退報運動的前一年,聯合報開除記者徐瑞希事件,更是媒體界的重大事件。

一九九一年三月間,聯合報記者徐瑞希只因配合採訪主任周玉蔻的指示,撰寫華隆案主角翁大銘政商關係的報導,觸怒聯合報董事長王惕吾,遭到以莫須有罪名開除,聯合報董事長並在主持工作會報時宣稱,若有人聲援徐瑞希參加簽名行動「有一個參加,開除一個,十個人參加,開除十個,絕不姑息。」民生報記者江澤予因不顧警告參與簽名行列,即遭到開除的命運。

對此,新聞學者孫秀蕙就曾經撰文批評:「聯合報踐踏記者的新聞自主權與新聞工作權至此,動輒以開除記者為由威脅記者,又有何資格冠冕堂皇地宣稱:『資訊自由是自由社會自由人的基本人權』」?

一九九三年元月,記者徐瑞希即在第八十一期《當代雜誌》中,以「開除記者就是報社自我開除」為題的文章,完整地記載了整個事件的始末。由於經濟上問題,事件經過一年多後,徐瑞希記者才得以向台北地方法院控告聯合報,一九九二年一審終結,法院判決徐瑞希記者勝訴。

◆資訊自由放大自由?

回到大家記憶猶新的退報運動上,退報運動的導因乃是因為一九九二年十月三十日,聯合報頭版標題刊出:「李瑞環:大陸不惜中止經建阻止台灣獨立。接待亞太報刊研討會代表指出,大陸將用『任何方法』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即使『犧牲流血、前仆後繼』也在所不惜。」事實上,李瑞環當時並沒有說出這類的話語,在場的國內記者都可以見證。

新聞學者孫秀蕙就對聯合報的做法批評:「聯合報版本資訊自由」,指的是經過新聞編輯室控制下,刻意將某些消息加大版面以文字標題引人思考的「放大自由」。如同引起最大爭議的「李瑞環談話新聞」撰稿人在法庭中所述,李發表、談話時他本人雖在北京,但人未在現場,而是由在場的聯合報董事張作錦將談話筆記交其整理之後發表。如此「二手傳播」實有違反新聞專業倫理之嫌,此為其一。而聯合報在標榜「 反共、民主、團結、進步」輿論方針之下,以〈李瑞環:大陸不惜中止經建阻止台灣獨立〉頭條標題處理該則新聞。既然「反共」在先,復又「挾中共以制台灣」,此種輿論方針與實質表現豈不自相矛盾,此為其二。(註:本文引自孫秀蕙《新聞自由的迷思──談新聞自主與新聞控制》)

◆撕報事件略紓民怨

回顧聯合報所引發的爭論,最近這幾年較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一九九八年市長選舉,羅文嘉撕毀聯合報的抗議事件。在林瑞圖指控陳水扁赴澳門嫖妓的事件中,雖然也有其他平面媒體報導,但是由於聯合報系一連串的「不實」報導才是導致陳水扁陣營抗議聯合報的主要原因。

當時的執行總幹事羅文嘉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一九九四年的十月二十五日,陳水扁發表對台灣未來的三主張,完全沒有講到「主張台獨」,但是聯合晚報頭版頭條卻以粗黑字體寫著:「陳水扁主張台獨」。而在九八年選舉中,對於引發的省籍論戰,羅文嘉也認為是聯合晚報將陳水扁有關政黨分際的談話擴大解釋,聯晚偌大的標題指出「陳水扁點燃省籍砲火」,並且改寫記者的稿件,蓄意誤導讀者。

此外,陳水扁請假參選不能參加議會總質詢問題,羅文嘉說,聯合報以二版全版報導,其他報紙並沒有如此處理。還有,在扁陣營公布競選團隊當天,馬陣營方面也舉辦一場大型造勢活動,隔天聯合報卻是馬陣營新聞大篇幅處理,扁陣營小小一塊,沒有做到平衡處理。

羅文嘉當時強調,他不否認其他報社也有立場,立場都是表現在社論上,至少在報導上都保持中立。他認為聯合報連新聞報導都如此打壓,更別說社論和黑白集。在選舉時刻,沒有人願意得罪媒體,扁陣營選擇如此激烈的手段抗議,當時憤怒可見一斑。

其實,報社有自己立場海內外皆然,只是處理新聞是否能夠秉持忠實呈現聲音才是最重要的。對於聯合報的批評,不僅只有台面上的政治人物或是團體,其實很多市井小民也都在強烈質疑聯合報。

在兩年多前,網友在網路上強烈抨擊聯合晚報的報導,事件的起因是,聯合晚報在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報導當時最新一期時代周刊針對台灣的報導與評論,當時聯合晚報只擷取該周刊前半段的陳述,但是對於其中肯定陳水扁、強調陳水扁的當選化解了省籍衝突、國會多數的國民黨將黨的利益凌駕在國家利益之上,以及應該給陳水扁機會的結論等有利陳水扁的文章,完全不談,對此,網友嚴厲地批評聯合晚報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