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站上浪頭
老包
2011/01/16 第期
親愛的讀者,上星期談到存在於綠營,眾人習以為常的「制式反應」,碰到堅強的對手時,事實上是發揮不了制勝作用的,五都選舉綠營未能在最重要的北二都攻下城堡,該贏未贏就是一個嚴厲的警訊。我因此以兩強對陣時,行家最重視的主導能量,以及一種有待突破的「蔡英文障礙」,來期勉綠營認清自己的罩門,從而在即將來到的政權攻防戰中,能有所作為。

我所稱的「蔡英文障礙」,事實上是在人生中我們都很容易碰到的,蛻變前的抉擇。而一個領導人是否能夠為團體開發出更寬廣的空間,則關係到這個陣營的興衰。在二○○八年之前,由於陳水扁不三不四的領導,綠營事實上很難在整體戰役中有所發揮(當時只要提到「陳水扁」三個字 民眾普遍對綠營很反感,搞得大家進退失據);但是在二○○八年之後,陳水扁家族付出代價,綠營的「負債」清除,社會也開始提供綠營一個較之前有利的發展空間。理論上五都選舉綠營應在版圖擴張有所進展才是(最起碼也應把「老巢」新北市爭回來),未料功虧一簣,仍在陳水扁衰敗領導時代的版圖界限中原地踏步!這時就有必要痛定思痛,好好檢討內部環節了,豈能因循苟且?職是之故,我才會主張民進黨領導人蔡英文,好好和前總統李登輝商談,當一個歷史上真能有貢獻的「佈局的人」,而不要輕易陷入內部戰局,使綠營在和藍營對決時,成為制式反應中(即網球賽兩強機械性底線來回抽球),喪失主導能量,處於被動的挨打角色,最終無法找到制勝機會。


我會特別提到前總統李登輝,乃是基於對政治人物冷靜觀察而來,而避免一種感覺式「我執」。從事政治評論二十多年,這中間看到很多政治明星的起落,也學會「看人一生,不要只看一時」的鐵律,更能深刻體會台灣民主成長的艱辛。然而真正讓我打從心底佩服與欣賞的政治人物有兩個人,就是李登輝和謝長廷。這兩個人在他們的政治生涯中,備受詆毀與攻訐,但都為台灣留下可貴的民主資產,直到今天大家還在享用。在文字敘述中,我們常用很少的辭句就概括論述了他們的政績,但事實上過程既漫長又驚心動魄,沒有那麼理所當然。譬如說李登輝在當上總統後的前幾年,國民黨內嚴重的主流非主流政爭,現在說來好像很輕鬆,但當時慘烈到台灣政經情勢很不安穩,不但向外移民數增加,甚至資金也嚴重外流,在在都可想見其過程之令人怵目驚心。而緊接下來的推動總統直接民選、國會全面改選等等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民主路線,所牽涉到的既得利益大反撲,過程慘烈自不在話下。


這些民主成就的連結與累積,背後充滿了政治智慧與政治藝術(方法論),並不是等待天上掉下來那般輕鬆愉快,信仰與勇氣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而從生命的軌跡來看,民進黨的謝長廷同樣令人讚賞。人們現在所寄以希望,用來制衡國民黨馬氏政權狂飆式傾中的民進黨,在戒嚴時代蔣家政權的一九八六年成立,以及二十多年後幾乎被阿扁一個人玩完,卻仍依靠南方高雄這個大灘頭堡的奇蹟,在調理元氣伺機再起……,這些重要的民主資產,都和這個人的政治智慧與過人勇氣有關。民進黨內固有一些人並不感恩,相當敵視他,也常中傷他,但我認為:沒關係,這就是民主的試煉;李登輝當年在國民黨內推動總統直接民選時,馬英九是反對的,馬所屬的非主流派,對李的仇視更是人盡皆知,但現在馬卻依循這一條總統民選路線,當了總統,人們也不覺得荒誕奇怪啊!


晚輩謝長廷和前輩李登輝,其實有著不少共同點。除了同是日本京都大學出身之外,兩人都很重視信仰與理念論述,在政治場域也很能創造與掌握主導能量,相當講究節奏主導,正是我曾談過的「政治衝浪高手」──衝浪的藝術在於你不能畏懼、閃避,反而要迎浪而上,但若沒有平衡技巧,很快就會摔進浪潮中(像今天爆發的蔡英文也有領18%爭議,就是欠缺政治衝浪的專注與警覺心)。台灣的民主改革,是在近二十多年創造累積成就的,其中每一個重要環節,都如同政治衝浪,浪頭一來,如果畏懼閃避,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民主環境。當然,或許有人會認為謝長廷在二○○八年沒能選上總統(那一場選舉根本就是阿扁和馬英九在廝殺,綠營很無奈的只能承受業障),民主路線的發展畢竟有遺憾。然而我還是從李登輝的身上,看到了某些啟示──李登輝第一次推動總統直接民選,雖然有決心也有奮戰,但卻失敗了(一九九一年三月中旬,引起全國震盪的國民黨十三屆二中全會,因非主流派激烈反對,而使提案胎死腹中)。事隔三年多,在抵制力量漸弱之後,才在一九九四年七月底的國民大會,通過總統直選的憲法修改案!換言之,歷史上重要的總統直接民選,是經過近四年的折騰才過關的。


謝長廷最近開始拋出某些具有戰略性與思考性的政治議題,試圖在馬英九完全執政、掌握優勢的大環境中,為在野的民進黨找到某些主導能量。在他的第一場記者會中,他提到台獨派應和維持現狀派結合,形成多數來「保護台灣」;接著在第二場記者會,他提到台灣內部應發展「憲法共識」,來淘汰國共兩黨所創作的「九二共識」。至於兩岸互動,則是以「憲法各表」(你有你憲法,我有我的憲法),來取代所謂「一中各表」,這樣才能有效保護台灣。這兩場記者會是相互連貫的,簡單的說,就是在為民進黨相當不足的社會支持基礎(北二都選舉結果就是警訊),尋找挹注能源,試圖在接下來的兩場大選(國會改選與總統選舉),為綠營求得贏的方程式。這個出發點,也和李登輝最近在敲邊鼓的某些主張,有其相同之處──那就是,光是民進黨自行悶著頭作夢,是不可能抵抗國共兩黨合作,贏得執政權的;一定要想辦法和「國民黨的本土派」(謝長廷的說法較精確,就是台灣社會的維持現狀派)合作,才能在二○一二年達陣,避免台灣被出賣給中國。


謝長廷遵循他的「先有理念,再談意願」格言,拋出了這一套向維持現狀派示意的理念論述,其內容相當嚴謹,並不像很多政治人物的信口開河。在這樣的出發點與論述基礎上,綠營除非是想當永遠的少數在野黨,我不知道有什麼好反彈或反對的。然而很快的,透過本土報的傳播,綠營反彈和反對的聲音還是出現了。反對的聲音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亂沒風度的人身攻擊(如牽扯什麼「退出政壇」、要抵制什麼「謝系人馬」未來的參選的,或刻意移花接木,把謝主張台灣內部應建立「重疊共識」,講成兩岸要重疊,再據此批判謝),另一種則是把現行這一套憲法的種種不是,怪罪到謝身上,好像這一套憲法是謝長廷制定的,因為謝開了記者會,大家才有了「中華民國憲法」似的,實在令人發噱。


這件事情還在發展之中,我想應該給社會多一些時間去消化與理解,那些用「不承認中華民國憲法」當理由,來反對謝長廷的人,我想用一個故事來說明他們的心理矛盾:公元二千年,我所熟識的一個獨派前輩資政大老,對於謝長廷提出「憲法一中(中華民國)」見解相當反感,甚至到了反目程度,我跟他解釋說那只是講出現實,並不是謝自己發明的「主張」也沒用;但有一點卻令我很納悶,那就是當阿扁令人跌破眼鏡,提名軍人唐飛當行政院長時,理論上大家都是當年曾經「反軍人干政(反郝柏村組閣)」出身,曾經義正辭嚴、義憤填膺反對過的人,當時該對阿扁大表反對、反彈才是吧?但這位大老卻公開對記者說:「我愈想愈通(愈想愈有道理)」。原來當時大家都是了顧全大局,就容忍了阿扁的激進式操作了。與這件事相較,謝長廷的「憲法共識」說,既不激進也非無中生有,是否只是因為戰略「高度」,而讓某些短視的人看不清楚,致心存恐懼呢?


至於獨派很不喜歡面對的所謂「兩岸問題」,我想以自身為例來說明現實狀況:大約從二○○四年開始,「新台灣周刊」,的某些廣告大客戶,就開始撤廣告了,原因是他們的業務據點已擴充(或漸轉移)至中國,但老共都會向他們表示關切,「聽說你們在支持一本台獨雜誌?」這些公司都嚇壞了,沒人想得罪那個沒有民主素養與民主文化的大勢力,因此就對「新台灣」說抱歉了。沒去中國作生意的當然不怕,但問題是有多少具規模的公司是沒去的?因此到了二○○七年,大咖老客戶就只剩不到三分之一了,加上二○○八年扁式政治土石流發生後,「新台灣」在年底也只好說再見了。「兩岸問題」可以不理會嗎?恐怕不是這樣吧。看到了高高的浪頭,衝浪人可以畏懼逃避嗎?還是選擇以技巧、藝術去周旋面對?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我們還是要鼓起勇氣吧?最起碼當有能者那麼勇敢在挑戰時,我們也應該給一些適當的掌聲吧?


此外,本土報對這件事的操作方式,我也認為有可議之處。首先它完全封殺了謝長廷在記者會講話的新聞,隔天卻大作批判文章,甚至用社論修理謝。在新聞倫理上,這叫做不對稱報導,是一種違反專業的惡意操作,也是獨裁國家在殘害忠良時,慣常使用的「缺席審判」手法。這種操作手法,大約只有戒嚴時代才會視為理所當然,當時國民黨控制下的各家報紙,就是用這種手法對付「黨外人士」的──也就是根本不報導黨外人士的活動新聞,也不讓他們有機會傳述政治理念,但只傳播批判黨外、醜化黨外的文章。因此我們當時都練就一身功夫,學會從那些批判的字句中,去過濾解讀「黨外」的訊息,要不然就是轉而去找黨外雜誌來看,自力救濟維護自己知的權利。以上這一段歷史,本土報應該銘記在心,不要讓自己在民主路上留下缺憾。至於它對謝的不公平由來已久,有時甚至和國民黨深藍的邱毅在羞辱謝時,有異曲同工之妙,實在很弔詭;然而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實在很沒必要這麼淺薄吧?


不管如何,謝長廷終究是站在浪頭上了,在我的觀察裡,這也提供綠營一個作「柔軟操」的機會,因為大凡運動員要上場之前,為了避免身體僵硬,總要先有效暖身才能應付難纏的硬仗吧?


下次再談。

維新觀點—憲法共識 V.S 九二共識

台灣的兩岸政策,朝野應有共識,是社會各界一致的期待,因為強大的共識才能有利於台灣整體發展,進而替台灣人民爭取更大的尊嚴和利益。換言之,兩岸政策不應只考量選舉利益,也不適合做為朝野內部對抗的工具。因此,「九二共識」無法成為台灣最大利益的兩岸政策:

1.有沒有「九二共識」?爭議不斷。1992年的香港會談,事後以「九二共識」之語彙概括,未經社會利弊討論。

2.中共迄今也未公開承認「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

3.迄今只算是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之共識,而非台灣的共識。

4.國民黨動輒假「九二共識」質疑民進黨,「九二共識」已成為內部政爭之工具,無法提升為全民對外的共識。

我的建議:
一、以「憲法」出發,內外形成共識民進黨做為負責任、準備執政的在野黨,也應提出一具體政策,能夠同時維持台灣主體性與兩岸穩健發展。
依照民進黨黨綱,任何有關台灣現狀的更動,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亦即,在沒有公民投票之前,對現狀的詮釋和態度,就是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所載,台灣人民所熟悉的「主權獨立,國號依憲法名稱為中華民國」。但,

(一)由於中華民國和憲法的歷史上,有讓許多台灣人無法接受的歷史情感,諸如228事件、白色恐怖、政治迫害、專制鎮壓等;(二)對中華民國的領土、人民及憲法的少數條文有不同看法,因此,即使存在《台灣前途決議文》,我們仍不願意公開肯定「中華民國」或是「憲法」。然而,包括總統在內的公職人員就職宣示、1990年代迄今的數次參與修憲,或是對國家通訊委員會(NCC)與經濟合作委員會(經合會)的釋憲建議等事實,全都顯示大家也接受「中華民國」這個稱呼和「憲法」這個根本規範。

二、重疊共識、憲法各表
如今,面對馬英九政權快速傾中的險境,我們需要提出內外並重、先內後外的論述與具體政策,期能拋磚引玉,逐步形成台灣社會之共識,共同保護我們的土地和人民。我曾經提過,主張台灣獨立或國家正常化的人,要與主張維持現狀或中華民國的人合作,形成60%以上、穩定的社會共識,攜手保護快速傾中的台灣,讓朝野各界得以喘息,共同處理貧富不均、失業嚴重和社會公義等重大社會議題。具體作法如下:
(一)對台灣內部,應建立「重疊共識」(overlapping consensus)。雖然台灣朝野對憲法之若干條文,有著不同看法,卻對更多的憲法制度、福利、民主、自由或人權保障等理念,以及台灣社會對憲法作為根本規範,應該有共識的。如此建立重疊共識,我們內部的任何競爭或對抗,都有一個不會逾越的框框,社會與國家才能穩定。
(二)對兩岸互動,應主張「憲法各表」來取代「一中各表」,憲法各表具有下述優點:
1、表示我們是有憲政主義之國家。
2、表示我們絕對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3、憲法存在不重疊共識的模糊地帶,反而可以創造兩岸的互動空間。

三、結論
朝野應對兩岸政策存有共識,兩岸政策不是朝野內部對抗的工具,而是讓台灣保持主體性與促進兩岸和平的手段。因此,我們提出的「重疊共識、憲法各表」對內不僅可有高度共識,讓內部競爭不至超出重疊共識的框框,進而提供更大的社會改革空間;對外,更可以保持我們的主體性,創造兩岸的和平穩定發展。再次重複我的主張:
(一)重疊共識。台灣這片土地是我們共同的家,朝野各界應尋求「憲法的重疊共識」,取代國共片面聲稱之「九二共識」,凝聚各種力量,以落實憲法主義,保護台灣人民賴以生存的土地和國家。
(二)憲法各表。台灣應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做為台灣與中國互動協商之基礎,並以「憲法各表」原則,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三)動態平衡。台灣未來最終的走向和速度,將會隨著台灣內部民主深化以及中華民國國際空間有無而動態自然發展。但最後都要由台灣住民決定,公民投票的宣導和運動,朝野都應支持。

我們希望拋磚引玉,樂見各界討論,讓台灣保持主體性,讓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也讓社會有空間從事更大範疇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