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不走蒼蠅的感覺
老包
2010/11/10 第期
親愛的讀者,上星期談到檢調單位運用國家公權力,揚言偵辦網路Kuso影片創作者廖小貓的政治評論事件,基本上就是威權遺孽透過完全執政優勢,試圖顛覆台灣民主價值的馬氏時代症候群。藉此事件,我提醒年輕世代,言論自由從來不是天上掉下來,是要去付出、爭取,點點滴滴累積下來的;而爭取言論自由的道路,卻又是孤單寂寞且充滿風險的。

再過兩個星期五都選舉就要投票見真章了,在我看來,綠營有著二○○四年以來,難得一見的團結樣貌,最少台派媒體已有破釜沉舟、奮力一搏的省悟,這在戰役上會加分不少。在社會公器的定義上,傳播媒體本來有其一定的公眾屬性,而不應為特定黨派所用,但因為在台灣佔七成的統派媒體,根本就把自己當成藍營權貴派的附庸,不問是非而只有濃厚族群情結,台派媒體被逼到牆角,當然也只有選擇親近綠營、奮力對抗一途。我在二十年前就已看出這種不得不然的險惡形勢,因此相當堅持台派媒體必須站在第一線,使盡渾身解數與統媒周旋,並帶領台灣人認識大團結的必要性──退此一步,則台灣價值與民主價值必亡矣。我作此主張時,台派媒體圈內少有響應的,多以我「偏執於黨派之見」而多所誤解或批評。箇中艱辛曲折,現已不必多言,然看到台派媒體終於懂得「堅壁清野,抵禦外侮」的基本道理,雖然遲來了十多年,總是欣慰多於感慨。


因此,與其說綠營在五都佈局上人選的特色,使其擁有不錯聲勢,不如說是台派媒體帶頭領導團結意識,使台派能看到幽黯隧道盡頭的一線曙光。這幾天藍營鎖定大話新聞的鄭弘儀,視其為頭號戰犯欲置之死地,基本上就是見不得人好的遷怒反應。往昔是統媒在前引導,敦促藍軍大團結,行有餘力甚至伸手入綠營挑撥分化,連台派媒體也會跟著魔音起舞;但現在台派媒體已不再當傻瓜,被賣了還幫人數鈔票,終能挺身而出力抗外侮,這一點當然讓統媒與藍軍氣炸,才會有此高規格反應。鄭弘儀因為面對群眾演講時,講到激奮處三字經出口而被抓到小瓣子──但在政治場域就是有其弔詭之處,當對手愈是用不成比例的高規格圍剿你那「三字之錯」時,人們更有興趣知道什麼原因讓閣下一時失控?這個時候,「馬政府只照顧中國人,無視台灣人利益、不照顧農民」的音量就傳開了。因此,藍軍是否就此佔到便宜,實在很令人懷疑。


走路不小心踢到石頭當然很倒楣也會痛一下,但如果因此撿到一塊不錯的玉石,一時的疼痛大概也就值得了。就好像明顯是老K御用部隊的檢察機關,急於在選前敏感時刻「傳喚」陳菊,要偵辦所謂「凟職」案(但卻對郝龍斌小心護航),這也可能引起公憤(如同兩年前蠻橫收押雲林縣長蘇治芬)。總之,當台派綠營懂得團結之道時,統派藍營要用一些小戰術來加以顛覆,是很難得逞的。更何況以統派藍營的傳統本質,更不可能期待他們會以「名仕派」君子風度來和你打這種重要的選戰。最近也聽說藍營為了確保北二都版圖,擬在投票前發動一場十萬人示威遊行。一個完全執政的組織,既有中央執政優勢,又在國會擁有近四分之三席次,更有絕對優勢的媒體喉舌轟炸部隊,近乎一黨專政下的威權,竟然還要發動大型示威遊行,這在民主國家中很少見,但在中國人社會卻能找到例子。


示威遊行通常是弱勢者不得不的選擇,這和慶典或嘉年華會遊行不同。一黨專政又要發起群眾運動的,最有名的例子當然就是中國共產黨曾經啟動的「文化大革命」。文革是毛澤東在一九六六年發動的,此後長達十年時間,中國處於一種顛覆普世價值觀的社會基因大突變。我們所耳熟能詳的人民公審、兒子女兒批鬥父母、學生批鬥師長或成為世界性普通名詞的紅衛兵行徑、政治批鬥,就是在當時發明且流行的。總之,人性的陰暗面完全被美化為中國人獨享的「文化大革命」。現在老K藍軍也頗有這個企圖心。他們要發動示威遊行,但又苦於找不到仇恨的藉口,於是幾天前判決二次金改阿扁等人無罪的法官周占春,就成為他們的頭號祭品了。周占春的判決當然須有極大的專業勇氣,(並不亞於劉曉濱的抗暴勇氣)這先不論,但藍軍以仇恨為出發點在經營政治事業,在這個遊行事件上已讓人看得很透徹。


我們應該很慶幸,經過二十年的民主化洗禮,台灣社會的體質畢竟不同於中國社會,所謂文革式作風,事實上都很難在我們社會起作用。之前馬英九曾經在北市實驗他的文革遊戲,將大家習慣使用的通用拼音,硬改為相當彆扭的中國式漢語拼音,又有起什麼革命性作用嗎?當然沒有。而深藍份子曾在台北掀起的紅衫軍張牙舞爪之亂,生活在台北的人,就知道那是多麼令人反感的破壞性無聊之舉。討厭陳水扁是一回事,但庶民生活的平衡感被破壞更糟糕吧?這樣的紅衫軍若要再起,我想人們只會感到不愉快吧。但能影響什麼呢?就好像我們家客廳飛進一隻蒼蠅,老是揮趕不走,又很難拍打得到,那這種煩心就很難避免了。


下次再談。